【C21 Life | 生活】你準備好迎接龍年了嗎? 「斷捨離」幫你增加生活空間

你準備好迎接龍年了嗎? 「斷捨離」幫你增加生活空間

還有十日就到農暦新年了,正所謂除舊迎新,大家開始大掃除、清理舊物迎接龍年了嗎?近年「斷捨離」逐漸成為香港人其中一種生活態度。因為香港人普遍生活環境狹小,202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,香港人均居所樓面面積中位數為172呎,大家都想用盡儲每一寸空間進行收納,但「斷捨離」卻講求切斷、捨棄、脫離,實踐起來不是想像那麼容易、美好。

據維基百科所載,斷捨離(日語:断捨離),為沖道瑜伽(沖ヨガ)創始人沖正弘倡導的瑜伽理念,於1976年提出。即「斷絕不需要的東西;捨去多餘的事物;脫離對物品的執著」,被選為2010年度日本的流行語。山下英子是註冊商標「斷捨離」的擁有者。2000年,山下英子開始以「雜物管理諮詢師」(clutter consultant)的身份在各地開展活動。

山下英子認為斷捨離不單單只是丟東西或整理環境,而是透過整理空間來讓自己有餘力思考,再進一步調整生活和改變自己的人生。「斷捨離」並不是收納法則,「斷捨離」是一種「減法」的生活方式,透過控制個人的物慾、購買慾,進而減少擁有的物品,減輕因空間不足帶來的煩惱。

你準備好迎接龍年了嗎? 「斷捨離」幫你增加生活空間

斷捨離原則:

- 思考的出發點是:自己(以「自己」為思考點,而不是從「事物」出發)
- 時間軸是:現在(勿留念過去或過度擔憂未來)

思考的出發點是:自己

以前香港人生活並不那麼富裕,父母自小教導我們「沒壞的東西不要丟」(小編已過世的父親是一個「修理宅」,總會嘗試維修小電器)東西沒壞就會捨不得丟,最後變成全屋都是「沒壞不要丟」、「能修好的等我有時間就修理」的物品。

要改變我們的思考方式:由「能用」、「能修理(卻總是沒時間修理)」;蛻變成「我需要這件物品嗎、我還在使用這件物品嗎、我喜歡這件物品嗎」去決定物品的去留。

用「現在式」思考

- 對過去的留戀:我們總是一直留戀過去,例如「這是我人生第一個獎盃,很有紀念價值」、「這塊球拍(樂器、波鞋之類)對我很有意義」(小編曾有儲舊籃球鞋的『愛好』)舊物就會一直增加。

- 對未來的準備:自從香港盛行「$12店」(特別是來自日本那間,那些日式小物總令小編心動)我們總會買一些即時用不著但「總有一天會用到」的小物品。

山下英子認為我們要「活在當下」,不要屯積「過去有用但現在用不著」、「現在沒用但將來或者用得著」的物品,只要能做到這點,收納壓力就能大減,相對地生活空間就會增加。

斷捨離方法:6 步驟整理空間

▼點擊圖片放大

返回頂端